This post is in celebration of the anniversary of the Stonewall Movement. In the 53 years since the Stonewall movement broke out in 1969, the rainbow flag has successfully flown gradually from Greenwich Village, New York to all ov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tonewall movement continues to inspire LGBTQ+ members around the world to stand up and speak out for themselves.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LGBTQ+, this post recommends six films or documentaries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uthor: Emie
Editor: William Bai
Styling: Camille
Captioner: Siyuan Zhou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石墙运动纪念日。 距离1969年石墙运动爆发已经过去了53年了。这53年来,彩虹旗成功从纽约格林威治村逐渐飘到了美国各地,除此之外,石墙运动也持续鼓舞着全世界的LGBTQ+成员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石墙事件一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70年),纽约举行了属于性少数群体的第一次大规模游行(pride parade),尔后,这种游行成功传遍了美国,也传到了世界各地。 正是因为石墙事件,六月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性少数群体骄傲月」,每年六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骄傲月游行。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很多人选择以游行的方式纪念这段历史,也有许多人选择做公益、发声、创造艺术等其他方式。对于像石墙事件或整个LGBTQ+群体的行动历程这样的历史,任何形式的纪念都算作大家关心该群体的一种方式。 了解这样的历史也属于对历史的一种纪念。秉承着「帮助大家了解历史」这样的想法,我们决定向大家推荐六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电影/纪录片。
《每分钟120击》
当时正好是艾滋病流行阶段,世界各地的许多酷儿(从比例上来讲,男同性恋/跨性别女性占比更多)都不幸患上此病。可悲的是,因为缺少对于此病的全面了解,大部分政府前期选择了「冷处理」的手段——他们不给予相应的科学的支持,不正视疾病,甚至对于已经患病的人不闻不问。 面对这样一个困难的时刻,许许多多的酷儿和一些其他不幸感染艾滋的人选择创造属于自己的抵抗组织,这个组织源自于纽约,名叫ACT UP(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 120bpm在2017年的戛纳电影节首次上映,上映后短短一年内就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用导演坎皮略的话来说,「不同年代的观众,对《每分钟120击》的思考是不同的。」对于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酷儿群体来说,这是导演对他们真实生活的一种记录;而就新生代而言,120bpm则是长达140分钟的绚烂反抗宣言。 许多人说这部电影相当于对90年代那段历史的一种群像记录,其中许多迷幻摇晃的镜头就像是人们在灯光下自由地跳舞。以一种近乎含蓄的方式反映着在当时那样压抑环境下酷儿群体的痛苦,与之相对的是,影片中每一个主人公都用他们所拥有的时间尽可能地纵情生活。几位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疾病与生死和群体的抗争编织在一起,也正是这种特殊的角度给这部影片注满了力量。
《揭开面纱》
如果说《每分钟120击》仅仅聚焦在短短的十年,那么《揭开面纱》这部纪录片则是横跨一整个世纪的好莱坞对于跨性别这一问题的演变史。 整部纪录片以让跨性别者自己站到镜头前叙述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过了从大约1930年起到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史——并不是完整的电影史,而是聚焦在跨性别者身上的电影发展史。\ 最早期的时候,跨性别者在好莱坞中露面起到了「被羞辱」的目的,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电影中的跨性别者往往是作为被嘲笑的身份存在的。很多时候,这些角色是一个化着奇异妆容,一眼就能被看穿的、穿裙子的男子。现在,随着跨性别者在银幕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整个好莱坞慢慢开始塑造一些更「自然」的跨性别者形象(例如《姿态》、《女子监狱》中的角色等),而这些形象也从顺性别演员(举例:顺直男埃迪雷德梅恩出演《丹麦女孩》中的跨性别女性)慢慢变成由真正的跨性别者(举例:《姿态》中所有的跨性别女性都由生活中真正的跨性别演员扮演)出演。 除了在银幕上带给人的反思以外,影片也从生活的角度中带给了大家许多思考。其中一项便是由这些跨性别演员提到的他们的采访经历,这包括了外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比如,许多受采访的对象都提到一件事情,当他们经历了性别转换后,大家关注的往往是性器官(对于跨性别女性来说)和第二性特征(对于跨性别男性来说)消失的过程,而很大程度上,这是物化跨性别者的行为,因为他们的人格远比一个器官更要完整一些。 影片还讨论了许多其他内容,例如「为什么银幕上更多露面的是跨性别女性?」、「为什么跨性别者在银幕上往往从事性工作?」、「跨性别角色的存在是为这个群体发声还是加重刻板印象?」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演员以及影视从业者的回答找到答案。 这部纪录片是沉重且珍贵的,每一个露面的影视从业者都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算是非跨性别人士了解这个群体形象很好的一个入门作品。
《米尔克》 许多人了解同性恋积极运动时往往会关注几个重点时期,石墙运动时期、艾滋病流行时期、世界不再恐同日建立时期以及近十年人们记忆中比较明确的大事件,剩下的时间往往因为人们的忽略有意无意造成了信息空白。 《米尔克》这部电影很好地填补了其中的一个环节,这部电影讲述了全美国第一位公开以同性恋身份从政并当选旧金山市政管理委员的政治家米尔克的从政经历,时间跨度为1970到1978这八年。 电影《米尔克》从很多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这个故事和许多少数群体争取权利的故事是相似的,总会有人怀揣着信念想要改变世界。电影开头,观众们看到哈维·米尔克抱怨自己在四十岁还一事无成,接着看见他决定搬到加州去谋生,再接着就看见他决心改变这个大环境而从政。 作为第一位公开出柜的政治家,米尔克的竞选生涯是极其困难的,他从1972年开始一共竞选了至少三次,每次都以各种不同的原因输掉一部分选票,直到他1978年正式当选为加州旧金山市政管理委员。幸运的是,米尔克背后一直有一个地区的支持,这个地区就叫做「卡斯特罗」(Castro),是当时旧金山甚至全国的性少数群体大本营。 反抗的过程是艰难的,但米尔克能成功当选并不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电影明确地通过镜头展现了至少三次集中抗议和游行,人们纷纷站起来走到街上去为了同一个目标反抗,他们喊着口号包围政府大楼,也点着蜡烛从卡斯特罗一路走到市政厅去。 可以说,许多人通过这部电影开始第一次了解将近50年前的卡斯特罗,了解那时候性少数群体的生活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了解游行和非暴力抵抗,了解「白色夜晚抵抗」(米尔克去世那晚人们对他自发进行的纪念)等许多定义了那时美国旧金山的事物。 关于历史上的哈维·米尔克,除去这部传记式电影以外还有一部纪录片叫做《哈维·米尔克的时代》,这部纪录片曾获得1985年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
《审判八号提案》 2008年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竞选成功,2008年美国首位公开出柜的政府官员逝世30周年,也正是2008年旧金山通过了一条法案。 「八号提案」在加州同性婚姻合法化后仅四个月通过,这条提案将婚姻定义为「一男一女的婚姻」,因此所有在同性婚姻合法的那四个月以来结婚的同性伴侣的婚姻统统算作无效。也正因为此,美国平权协会会长查德·格里芬决定联合两对同性情侣一起替广大同志群体上诉。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上诉的过程,从08年开始一直到14年,人们花了六年才驳倒了八号提案,使同性情侣在加州重新拥有了结婚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本就不该被剥夺。 很有趣的是,替八号提案辩护的律师是美国最有名的保守派律师之一,泰德·欧尔森,他曾经在「布什诉戈尔案」中替布什辩护,从此在民主党眼里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泰德·欧尔森并不是本案唯一的主律师,他确定接受这个案子后找到了另一位同僚,戴维·博伊斯,曾替戈尔辩护的民主党律师。 在这部纪录片中出场的有当时站在原告方律师团队的成员,泰德·欧尔森和戴维·博伊斯本人,两对勇敢发声的同性恋情侣以及其他与此案件相关的成员,属于对美国司法进步而言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纪录片记录了一部分庭审上的举证、盘问以及终结辩论的片段,数次提到了「家庭」、「婚姻」以及「教育」几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并且就「保护儿童」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探讨,完全可以作为了解「为什么性少数群体需要争取婚姻平等」议题的入门作品。 就像是一位原告提到的那样,「让他们(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等他们长大后不管和谁相爱都可以的世界,因为他们能得到尊重,能真实生活,能被社会所接受,并且得到他们政府的保护。」这个世界因此变得更平等、更包容,这也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
《紫色》 如果有一部片子能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把乌比·格德堡、奥普拉·温弗瑞、玛格丽特·艾弗瑞这三位国宝级黑人女演员都凑在一起,这部电影就是《紫色》。 《紫色》不单单是一部LGBT+相关电影,更是一部女权主义电影。电影中诠释了经历爱、被迫害、经历失去、找回爱、经历自我觉醒的黑人女性们,通过主人公西丽的人生反映了早期女权意识如何觉醒以及如何探索爱情与亲密关系等多个不同方向的社会议题。 电影《紫色》将时间放到了美国上世纪初(1910s)的黑人群体身上,讲述了废除奴隶制不久后的黑人社群现状,以及在艰难生活环境下女性与女性之间宝贵的支持。女主西丽从小遭受了许多男人的迫害,她几乎从未拥有过爱,在这样大半生都被父权制社会压迫的情况下,她为数不多的希望都来自她身边的女人们。比如她的儿媳索菲亚让她意识到女性的生存之道就是不断地抗争,她的妹妹奈缇最早教会她手足之情。 这些女性之中,其中一个人是特别的,这是西丽丈夫的情人夏戈。西丽被夏戈的生活方式吸引,在此之前她从不知道还有另一种完全依附于自己的生活手段。而夏戈的出现也让西丽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爱情的向往。 尽管电影中导演选择更多关注「觉醒」而并非「爱情」的部分,但在原著中作者留有关于西丽对夏戈情感的较为详细的描写,原著《紫色》(The color purple)也因此成为有关女同性恋的著作中地位非常高的一本书。比如小说中(如果有能力请去读英文版,中文版疑似对内容有删减)详细地描写了西丽渴望品尝夏戈手指和嘴唇的味道,并嫉妒自己的丈夫能和夏戈「睡在一起」等。 痛苦和女权意识、性少数群体独立意识的觉醒往往直接挂钩,无论是在赢得普利策奖的小说《紫色》里,斩获两项托尼奖的音乐剧《紫色》中,还是在获得十一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紫色》里,女主角西丽的痛苦都成为了将她塑造成最后那位强大女性的利刃。虽然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但许多人都相信,西丽是二十世纪初黑人女性痛苦的集合体,她也因此值得被所有人纪念。
《巴黎在燃烧》 如果有机会看过任何一期《鲁保罗变装皇后秀》,或者听说过「变装皇后」这个名词,甚至是在微博看见聂小倩或者莲龙青化妆,某种意义上都算是已经接触过「变装文化」。那么,《巴黎在燃烧》这部纪录片可以成为一块更深入了解「舞会文化」和「变装文化」的敲门砖。 「变装」(drag)是一种打扮成较为夸张化的女性化形象的艺术,最初的变装者几乎全是男同性恋,随着时代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跨性别者、甚至异性恋男人和顺性别女人都开始加入这个社群。 而「舞会文化」(Ballroom)则是最初源于纽约的一类LGBT+相关地下亚文化。舞会就像是一个秀场,分为很多环节,有不同的类别。参加舞会的人要进行「走秀」,然后等评委打分,最高分的获得者会有奖杯一类的奖品。某种意义上来说,舞会更多是属于有色人种的地下活动,在一个舞会中,占比更高的一定是黑人和拉丁裔群体。 舞会中诞生了很多酷儿文化的专有名词,也诞生了许多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酷儿标志性事物。比如《巴黎在燃烧》中会提到的「折手舞」(Voguing)。折手舞可以被理解为「在T台上以跳舞的形式自由搏击」,其中往往包含许多复杂到几乎扭曲的手臂动作,除此之外还有旋转、下腰、鸭子步等。 《巴黎在燃烧》在整个酷儿群体中享誉盛名。这个名气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该电影并没能全面地诠释当时纽约地下文化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反倒是将这个群体套上了「妓女」、「乞丐」等标签;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舞会文化第一次走出纽约哈姆林区或皇后区,来到好莱坞,因此这部纪录片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意义。 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是深远的,30年后,仍然有作品不断向《巴黎在燃烧》中出镜的人们致敬,例如近几年大热的美剧《姿态》中坎迪的死因就致敬了纪录片中Venus Xtravaganza的死因,《鲁保罗变装皇后秀》中鲁保罗每一季都会提到「根据《巴黎在燃烧》留下的伟大历史」(“In the great tradition of Paris is Burning”)等。 如果想要了解酷儿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舞会相关的历史,希望这部纪录片可以成为一扇打开的窗户,成为开始了解这段文化与历史的支点。 In the great tradition of Paris is Burning, here's to all the legendary children and the upcoming legends. And to quote Pose, "Live…Love…and Pose!"
曾经在写一篇voguing科普的时候写过,「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跳舞」。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这是未完成的祝愿,「跳舞」只是自由甚至快乐的一种。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祝大家都可以在阳光下随意地跳舞、爱所爱之人、不畏险途、站出来积极抗争、大方地纵情生活、快乐且自由。祝每一个人骄傲月快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