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No. 58 | Sex-Ed: Women in STEM


Are all girls inherently bad at math? Where did this unfounded and misogynistic myth come from? Why does it still exist today? What is the science as we know it, and more importantly, how do combat these stereotypes?


Author: 甲鱼,Mantra

Editor: lily, Dynah

Styling: riiiin, 闪星

Captioner: Dingzhong Ding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女孩是学不好理科的」,「女生在初中理科还行,到高中就比不上男生了」…… 这样的话语让我感到疑惑:这到底是由于男女生理差异导致的真实情况,还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物?于是,我从生理差异、教育方法、社会环境等三方面展开了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


生理差异对学习理科基本没有影响。据联合国官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数学方面,低年级男生占优势的性别差距逐渐消失。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中学女生的科学成绩明显更高。由此看来,理科成绩并不会被性别所影响,在女性受教育率逐渐提升的当下,女性正以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没有劣势。正如马拉拉基金联合创始人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 Malala Yousafzai ) 表示,女孩们正在证明,当她们有机会接受教育时,她们在学校能有多好的表现。


教育方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数学学科中,从小学到初一,教的主要是自然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到整式的运算法则,再加上某些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每种法则、解法都有明确步骤可循,比较多的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对于这种教学内容,采用面面俱到的接受式的知识讲解,着重于解题模式的教学,确实相对会让教学进行得更容易,使学生更易于上手。但这种教学方式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学生的机械记忆功能,使一些女生套用模仿、注重细节的思维倾向被加深。而由于男生本身更偏向于从全局入手来解决问题,机械记忆的强化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行为,这使部分因为性别造成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出色的机械记忆常表现出类似于努力的特征,导致很多老师误把男生成绩好归功于他们更聪明,而把女生成绩好归功于她们更努力。 而另一个事实是,女生的归因能力与男生有所差异,比如,当女生取得好成绩时,她们往往会说老师教得好或者题目简单,而男生则多数会认为这是由于自己能力强;当男生的考试成绩较差时,他们常常会归罪于老师教的不好,而女生则更可能得出自己能力不够的结论。[1] 因此,当女生们听到诸如「到初中/高中/大学,男生就追上来了」之类的讽刺时,她们很可能会感觉受到了打击,但男生却往往会真实地相信自己未来能够轻松超越现在比自己优秀的女生。 不过,这类讽刺中包含的刻板印象实质上并无充足的证据,也不存在普适性。在打击女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他们还肯定了男生觉得「自己在后期可以超过女生」的幻想。等到他们真正成长到话里所说的那个阶段时,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恒久的骗局。事实上,直到考研,男生们依然会抱怨「女生更擅长学习,同一分数线对男生不公平」,而这其中或许也包含了一些他们对于幼年时被虚假的美好未来所欺骗的不满。


传统的社会观念也导致了「女生学不好理科」这类观点的产生。兴趣本不该被性别所束缚,每个人理应都有平等的权利去选择文科或是理科,一切美好的品格也应该不受性别限定。然而在当下东亚国家仍然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中,往往认为男性具有坚强、自信、能干、理智、成就动机较高等品质,而女性具有敏感、柔弱、重感情、被动、顺从等品质。受此影响,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男性被教育成充满自信、能够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勇于接受挑战的形象,从而更偏向去选择被认为「较有挑战性」的理科作为学习的科目,即使他们并不擅长理科;女性则更多地被教育要成为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父权社会也常常要求女性必须先完成了家庭责任后才能追求更高的工作目标,这使得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女生更多地选择被认为「较容易」的文科。

这些行为强调了社会性别分工,加剧了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说在语文科目的阅读方面,老师们总是会认为男生的分数比女生低是正常现象,理由是「女生对情感应该更加敏感」;而当男生做不出数学题,可女生却成功了的时候,老师们也许会嘲讽男生「怎么还比不过女生」。这些论调不负责任地奉性别差异为一切现象的合理解释,却完全忽视了个体之间能力的差异,更使女生在潜移默化中认为自己学不好理科。[2]


另一方面,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十分困难,比如在科研项目中的决策权仍然不够充分。据中国科协研究统计,近年来全国学会理事会中女性理事人数有所增多,但占理事会总人数的比例依然不高,2011年为11.24%,2016年为13.43%,远远低于学会理事中的男性任职比例。不仅在高职位的人数上,还有工资水平上,《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显示,2018年男性薪酬优势同比2017年上升8.7个百分点。在采掘、冶炼、化学、工程制造行业中,男性因拥有生理优势,在劳动参与率和职位晋升方面均占显著优势。种种迹象都表明女性科学工作者目前的处境实际上非常艰难,从工作环境到工资待遇与男性相比都差一大截。这使得那些原本向往科学领域的女性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遭遇到太多的瓶颈,她们在科学领域里的经历有着太多不好的体验,而她们的遭遇也会成为后辈女生们的前车之鉴,使女生在选择进入科学领域时多了一些犹豫。

与此同时,尽管女性被认为在文科方面更有天赋,但是当下许多文科领域的尖层却仍主要由男性占据,而女性想达到顶尖则需要比男性有着更多的努力和天赋,即使成功站上领衔地位也仍然面临着「靠性资源交换学术资源才达到如此高度」的无端指控。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男性对于权力交换的恐惧,如果让女性在某一个领域取得高成就,这对于男性来说是一个威胁,因为他们失去了这个领域的统治地位。

此外,在许多地区,女性被要求承担更多甚至包揽所有家庭责任,因此在选择工作时她们被希望或强制选择那些「收入较低但更稳定、空闲时间多、加班出差少」的工作,例如教师、公务员等,这些工作更大程度上可能以文科作为主要要求。而如果女性想要在科研领域进一步深入,她们常常无法像她们的男性同事一样将所有家务或可能存在的带孩子等任务都一股脑扔给妻子,自己只需潜心学术研究,可以随时四处云游去结交前辈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她们还不得不兼顾自己的家庭,这也大幅提高了女性选择科研的门槛。


如今,女性科学家们在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历史中被大量埋没,比如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阿达•洛芙莱斯,她是一名数学家,也是计算机程序创始人,设计了巴贝奇分析机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个程序;还有英国化学家兼DNA研究员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她成功地拍摄了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她的研究数据首次证明了DNA链的基本尺寸,成为后期科学家解出DNA双螺旋结构的关键线索。这些前辈们无疑证明和凸显了女性在科学方面杰出的能力,理应得到更多的宣传和关注。我们不妨将更多的目光投给无数为科学界做出伟大贡献的女性学者,让青少年女生们能以她们为榜样,在科学方面贡献出一份女性的强大力量。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在「女生学不好理科」的言论出现时站出来据理力争,减弱这种刻板印象对本该有机会进入科学领域的女生们的阻碍,使更多女生有信心去加强自己的理科能力。


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些所谓的「女生学不好理科」的结论其实并没有多么充分的证据,既不能复现结果,也常常出现例外,这就足以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即使真的存在这种现象,也只是在统计意义上针对群体平均水平而言的一种趋势,而无视个体间的显著差异并以群体性的结论来预言个体的未来发展无疑是十分荒谬的。更何况,事实已经证明,女孩并非学不好理科,女性曾经表现出的「不擅长理科」实则是无法平等地接受教育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对一个青少年女生来说,在当下对女性仍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偏见的困境中,她往往承受着双重压力:一方面,个人在群体当中,很有可能会由于个性和群体需求的矛盾而难以自处;另一方面,当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碰撞传递到个人身上时,作为微小组分的个体的感受极易被忽略。尤其是考虑到学生正处在一个自我意识蓬勃发展、逐渐成型的阶段,这两种碰撞给她们带来的痛苦和迷茫通常是十分严重的。

作为女生,要回答如何选科的问题,不必用依据性别进行划分的统计结果局限住自己的选择,而应该针对自己的个体差异,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刻板观念是针对群体的,但要解决的却是个人所面临的具体的问题,最可行最实际的还是从自己入手。像「女生」这样的群体,我们大多数人确实无法、也并不会从中脱离出来。然而,人的身份并非单一的群体标签所能概括,任何一个我们所属的群体都并非我们的全部。外部对我们群体的偏见的确需要我们持续地发声和纠正,我们也完全可以用这种态度来迎击群体间的矛盾。但是无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所在的群体,我们自身的发展永远不该被其限制。我们当然可以为这个身份自豪,但这不代表每个女生都要承担这份群体性偏见的后果;反之,只有当每个女生都尽可能在群体中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才能更进一步从事实上消除偏见,并获得更多发声的机会。/


Comments


bottom of page